“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碳汇、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实现等量吸收抵消,我国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通过产业优化、能源转型、技术革新大量降低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二氧化碳再利用、碳捕集、碳封存等技术形式,吸收二氧化碳,等量抵消中和必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 产业结构绿色低碳化,发展新一代生态经济。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重点发展低碳流程工业、低碳建筑材料、绿色交通体系、化石资源低碳转化等,建立新一代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及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3. 人为固碳路径的生态环境治理。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土壤碳固持,以及大气CCUS等组合技术和工程抵消或中和基础性的人为碳排放量。在关键性、颠覆性能源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之前,通过人为生态工程建设,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最为行之有效、最绿色、最经济、最具规模的技术途径,还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高度契合,可以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压舱石”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