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作者: wfdg于 2023年05月19日 发布在分类 / EOD / 方法 下,并于 2023年03月29日 编辑
    EOD模式的实施路径
    内容图

    25

    2


    (一)明确生态治理的目标。EOD模式是为了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开展科学全面的项目前期谋划。结合具体的区域特征和治理需求,对实施紧迫性强、生态环境效益高、对关联产业有较强价值溢出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谋划和顶层设计,确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边界和目标要求,明确项目的建设内容、技术路线、投资估算等。其中,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主要涉及区域流域综合整治、废弃矿山修复等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公益性较强、收益性较差的治理项目。
    (二)识别关联产业。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外部经济性和环境质量改善后提升价值的外溢流向的基础上,明确与生态治理项目相关联的产业开发项目。产业开发项目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土地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康养、乡村振兴、特色地产、“光伏+”和生物质能利用等清洁能源项目,另一方面也可以出售未来产业的开发或经营权,比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权、矿产等资源的开采权等。结合项目的收益水平等综合测算,确定产业开发项目的边界范围和建设内容。
    (三)分析一体化实施的可行性。在确定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产业开发项目后,要对两者一体化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项目的区域特征、实施主体、技术路线、投资估算、相关政策、实施期限等方面,综合分析其可行性,整体测算项目的成本和收益,在保障社会资本投资收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项目的成本收益平衡,最大程度上减少政府的投入。在两个项目均可行的前提下,进行EOD项目的统筹设计。
    (四)建立内部反哺机制。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关联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实施后,在收益上既要考虑产业开发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也要考虑到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在成本上既要考虑产业开发所需的成本,也要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成本收益平衡。当项目的收益难以覆盖成本时,政府可以使用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国际金融贷款、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出资等政府资金进行支持。其中,可申请专项资金的项目领域有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治理等,可申请专项债的项目领域有污水处理设施与管网建设、垃圾处理与环卫处置建设等。
    (五)因地制宜推进项目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关联产业类型多样,不同的融合发展路径与操作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区域实际的EOD项目。将选择好的EOD项目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分别立项整体实施或整体立项。最后,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确保整个EOD项目的规范实施。
    访问权限

    创建人 wfdg
    工作小组 绿色星球
    文档编辑权限 创建者私有
    文档阅读权限 来自分类
    分类阅读权限 所有人
    分类编辑权限 所有人
    分类审核权限
    标签

    项目 生态 治理 产业 环境 目的 实施 生态环境 收益 开发
    历史版本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备注
    2023-03-29 15:10:19[当前版本] wfdg 创建
    同类知识
    相关知识

    Copyright ©2022 中建政研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1705978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