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违约风险。PPP项目模式建立在合同基础上,这就不排除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从政府角度看:在选择企业时,如果选择了资金实力较弱、建设水平不足的不能满足工程项目建设需求的企业的话,后续很可能会出现“关键时候掉链子”的资金链断裂、工程质量纠纷、工期延长争议等问题。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看:如果个别政府部门负责人任意以行政命令变更已签订的合同内容的话,这无疑会加重企业负担,让合同履行陷入被动。
2、项目冲突风险。即项目唯一性风险,是指当工程项目启动后,如果又出现其他社会资本新建的其他工程项目与该项目在用途、功能上有交叉甚至重叠的话,这种项目冲突很可能会使合同得不到预期收益,引发合同目的落空风险。
3、价格机制风险。传统意义上的投资回报率法、成本定价法是否在各项目中都适宜,这是需要甄别的。无论是投资回报率,还是成本利润率,都存在具体标准不容易确定的问题,可能会使价格构成不合理。此外,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价格调整机制,也需要注意。
4、需求变化风险。是指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也时有变化,因此容易发生预测需求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使一方或双方的合同价值存在风险。
创建人 | wfdg |
文档编辑权限 | 创建者私有 |
文档阅读权限 | 来自分类 |
分类阅读权限 | 所有人 |
分类编辑权限 | 所有人 |
分类审核权限 | 无 |
修改日期 | 修改人 | 备注 |
2023-03-29 15:38:00[当前版本] | wfdg | 创建 |